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基于兰州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职能源化工专业

来源:能源化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7 21: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兰州新区“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到,力争到2020年,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而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发

《兰州新区“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到,力争到2020年,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而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就需要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的人才[1]。为保障该人才培养计划顺利实施,更好的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我院在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积极创新,坚持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兰州新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1 能源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

能源化工专业是我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本专业开办以来,为化工企业与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但是,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艺技术的不断革新,目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发展滞后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比较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实习实训设备不足,顶岗实习考核制度只流于形式,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的设置内涵狭窄,忽视了相关学科的渗入和创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很普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制约着职业教育多样化的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对高职能源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素质要求

通过调研和综合分析发现:协作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吃苦耐劳、职业道德、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专业能力是企业用人标准最重要的五个因素,从结果可以看出,企业更注重的是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进取的自主创新,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才能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学生化工生产专业知识、化工操作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为目标,实施以化工生产任务为引领,以化工仿真、化工单元实训操作、煤化工、甲醇仿真工厂和下厂实习等为教学手段的岗位主导、“理-实”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行如图1所示。

图1 能源化工专业群“工学交替分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按学期制定“分段式学做交替”计划,坚持每一学期安排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结合互联网+OTO(线上线下)理念,与教学相结合,“线上”以仿真教学模拟实际生产环境,“线下”进行生产操作技能训练,保证人才培养过程工学结合不断线,学生能力梯次上升。其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能源化工专业群实训教学实施进程图

4 制定具有职业特色的理实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4.1 细化人才培养规格

为了达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企业岗位需求侧全方位融合,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真正实现教、学、用三者的有机融合,必须在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方面细化,使学生能更好更快的适应企业的需要。

4.2 课程体系的建设

(1)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机制。课程体系构建与开发是由我院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课程开发专家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结合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专业相关企业的岗位人才需求分析,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分析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将工作领域转换成项目课程,设计学习项目教学情境。其流程按照如下模式:行业情况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标准编制→学习项目设计→教学资源开发→课程实施与评价。

(2)构建了科学实用的本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改革打破了过去强调学科系统性、完整性的束缚,加强了课程内容的针对性,突出应用性,专业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

(3)编写了校本特色教材。依据能源化工专业培养目标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以及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结合职业技能鉴定来选择课程内容。由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专业教师共同合作编写并出版了以工作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工学特色的《化工总控工实训指导》、《化学反应操作》校本教材,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系统性,以学生学习规律和化工生产为依据,组织课程学习项目的学习顺序,突出行业产业特色,强调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通俗性。

(4)开发了数字化资源库,搭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借助重点建设项目建设过程的人才、技术、资源优势,参与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开发了网络课程、试题库、课程标准、课件、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实现纸质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教材配套的立体教材,扩大本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校企合作和社会交流等社会服务功能。

文章来源:《能源化工》 网址: http://www.nyhgzz.cn/qikandaodu/2020/0807/366.html



上一篇:《催化剂设计与制备》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sup
下一篇:《能源化工》2020年征订启事

能源化工投稿 | 能源化工编辑部| 能源化工版面费 | 能源化工论文发表 | 能源化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能源化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